腾讯游戏最近搞了个大动作,直接把和育碧合作的部门给拆了,新成立了个K9合作部。这事儿看着低调,可里头门道深着呢。原K1的助理总经理陈侃被调来掌舵,直接向集团高级副总裁马晓轶汇报工作。这架势,明摆着是要动真格的。
现在的游戏行业就像个臃肿的胖子,增长空间越来越小。别人家都在小修小补,腾讯倒好,直接把和育碧、EA、动视这些大厂的合作架构给推倒重来。这可不是简单的部门调整,而是要把过去那种"代理引进"的老路子,变成更深入、更主动的合作模式。
要说这事儿的前因,得回到几个月前。腾讯花了11.6亿欧元入股育碧新成立的IP子公司,现在又搞出个K9合作部,摆明了是要把育碧这个"欧洲内容工厂"收编进自家的"长青工程"试验田。腾讯心里跟明镜似的,现在游戏行业拼的不是谁手里IP多,而是谁能把IP养得久、养得大、养得稳。这恰恰是育碧的短板,却是腾讯的拿手好戏。
K9合作部的设立,说白了就是腾讯要换个姿势和育碧玩耍。以前是当个二道贩子,现在要深入到游戏开发的骨髓里,用腾讯那套"长青化"的玩法来改造育碧的核心IP。说到"长青"这个词,现在都快被用烂了,好像只要游戏还在运营就算长青。其实真正的长青不是躺平,而是要和内容的自然老化死磕到底。
育碧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。这家公司曾经是开放世界游戏的标杆,靠着工业化的生产流程在3A游戏界叱咤风云。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,这套模式现在反而成了它的紧箍咒。资源越堆越多,创新的劲头却越来越小。看看《刺客信条》系列,这些年换汤不换药,玩法还是老一套:爬塔、开地图、潜行、刺杀、跑路。玩家们都说这是"清单式开放世界",听着就不像好话。
育碧就像个中年大叔,守着过去的成功不肯撒手。游戏越做越大,机制却越来越僵。不是不想创新,而是不敢犯错。结果就是《刺客信条》这样的王牌IP,慢慢变成了年货游戏,每年换个皮就拿出来卖。这路子连科乐美都玩不下去了,把《实况足球》改成了免费运营的《eFootball》。动视也学乖了,不再坚持每年一作的节奏。
腾讯这时候插一脚,等于是拉了育碧一把。11.6亿欧元买下育碧IP子公司25%的股份,再配上新成立的K9合作部,明摆着要用腾讯的长线运营经验,来治育碧的IP老化病。对腾讯来说,这既是个机会,也是个考验。
在国内市场,腾讯是绝对的霸主。《王者荣耀》《和平精英》这些游戏能常年霸榜,靠的不是一锤子买卖,而是精细化的运营策略:高频更新、衍生内容、IP生态建设,一套组合拳下来,游戏寿命自然就长了。可这套打法在国外就不好使了,水土不服啊。
腾讯在海外的长青IP屈指可数,《无畏契约》《荒野乱斗》算是拿得出手的。仔细一看,这些要么是收购的工作室做的,要么是和外部厂商深度合作的产物。说白了,腾讯的海外版图,基本是靠买买买撑起来的。今年一季度财报显示,海外游戏收入166亿元,同比增长23%,创了新高。可比起国内市场的595亿元,还是差了一大截。
腾讯现在最缺的不是钱,而是能在全球市场长期扎根的长青IP。放眼望去,微软吞了动视暴雪,索尼、任天堂守着自家一亩三分地,Embracer摇摇欲坠,Netflix和苹果虎视眈眈。好的IP早就名花有主了,育碧这样手里攥着大把IP还没站队的,简直就是稀缺资源。
腾讯总裁刘炽平说过:"育碧的游戏系列有潜力发展为长期的长青游戏平台。"这话说得够直白。育碧现在正是低谷期,估值低、方向乱,对腾讯来说正是抄底的好时机。《刺客信条》《孤岛惊魂》《彩虹六号》这些IP,虽然被育碧耽误了,可底子还在,用户基础还在,世界观架构也完整。腾讯的全球化焦虑,碰上育碧的中年危机,简直是天作之合。
问题是,腾讯那套"IP长青方法论",在育碧身上能行得通吗?这不是腾讯有没有能力的问题,而是育碧愿不愿意被改造。欧美大厂向来把内容创作当命根子,对腾讯这种数据驱动、快速迭代的运营方式,骨子里是看不上的。
有意思的是,育碧最近的态度出奇地配合。CEO Yves Guillemot说要打造"长青的游戏生态系统",开始尝试以前嗤之以鼻的玩法:多人模式、高频更新、免费入口、社交机制。这转变来得突然,却也在情理之中。毕竟《彩虹六号》国服都确定2026年春季测试了,合作已经从纸上谈兵进入实战阶段。
说到底,腾讯想试试自己的长青理论能走多远,育碧想在旧船沉没前找到新大陆。这场合作最后是谁改造谁,现在还说不准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:关于IP如何在惯性中重获新生的实验,已经开始了。这场中西合璧的游戏行业大戏,值得搬好板凳等着看。
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,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。如有内容争议,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。
千层金配资-实盘配资平台-炒股票手机软件-股票配资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